当前位置: 首页>>互动>>政务访谈

【“食安高台 你我共护”局长访谈活动】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守护师生健康成长——全县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纪实

来源:高台县教育局 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6∶35
字体:【 打印

访谈时间:2025年10月17日

访谈嘉宾:高台县教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,教育党工委书记  单国成

访谈主题:创新“四化”机制  筑牢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

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,校园食品安全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。近年来,我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“四个最严”要求为根本遵循,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保障师生健康、维护社会稳定的“一把手”工程,创新构建“四纵八横”网格化管理体系,通过全方位联动、全环节预防、全要素监管、全过程参与,打造从“农田到餐桌”的校园食品安全闭环管理链条,实现全县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、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率、大宗食材集中配送率三个100%,为师生“舌尖上的安全”筑起坚实屏障。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维度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工作:

(一)织密联动网络,构建“四纵八横”监管新格局。一是打破壁垒,凝聚共治合力。我县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,纵向建立“县级领导牵头抓总、职能部门协同联动、教育系统督促指导、学校具体落实”四级责任链条,将全县学校按区域划分为8个镇(街道)监管网格,形成“一张网”覆盖、“一盘棋”推进的监管格局。二是横向明确各部门职责。财政部门全额保障食品安全专项经费,卫健部门全程指导营养健康管理,市场监管部门常态化开展执法检查,推动学校配齐专兼职伙食管理员,实现“每个环节有制度约束、每个岗位有责任清单、每项工作有痕迹可溯”。

(二)聚焦关键环节,打造全流程防控体系。从源头到餐桌,筑牢安全防线。一是源头管控“零死角”。严格执行大宗食材政府采购制度,推行“统一招标、统一采购、统一配送、统一检测”,建立供应商动态评价机制——每月开展服务满意度测评,低于65分自动退出,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食材流入校园。二是日常监管“无盲区”。落实“三个一”检查制度(学校每周自查、学区每月督查、部门每季度联合检查),近三年举办食堂安全专题培训6场次,覆盖从业人员1200余人次,实现“培训合格上岗、知识全员过关”。三是智慧监管“全覆盖”。投入30余万元建成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平台,实时监控食材清洗、加工、消毒等关键环节;搭建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,实现原辅材料“来源可查、去向可追、责任可究”,让校园后厨“晒在阳光下”。

(三)强化经费监管,守护“每一分餐费”透明化。以“校财局管”为核心,构建阳光经费机制。一是资金管理“双保险”。实行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与师生伙食费“分账管理、独立核算”,食材采购票据“月报账、双审核” ——学校每月申请支付,经教育局财务核算中心、财政局两级审核后,由财政直接支付供应商,全程闭环管理,杜绝“账外循环”。二是信息公开“全透明”。学校每月通过公示栏公示就餐人数、伙食收支、带量食谱等信息,定期举办“家长开放日”“膳食委员会座谈会”,邀请师生、家长代表参与监督,确保“每一分钱都花在明处,每一顿饭都让师生吃得放心”。三是审计监督“常态化”。每年开展财务内部审计和第三方专项审计,近三年累计拨付营养膳食资金2302万元,惠及学生25560人次,实现专项资金“零截留、零挪用”,保障每一分经费都用在学生营养改善上。

(四)升级营养健康,推动校园餐饮“质效双升”。从“吃得安全”到“吃得营养”,呵护学生成长。一是科学配餐“精准化”。成立膳食委员会,邀请营养专家、家长代表参与食谱制定,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生长发育需求,推出“带量食谱”,确保蛋白质、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均衡摄入。让每一餐都“营养达标、口味适宜”。二是供餐模式“多样化”。在保障“营养热餐”基础上,推行“课间加餐”制度,每周为学生供应牛奶、鸡蛋、新鲜水果等,实现“餐餐有营养、顿顿能吃饱”。2025年监测数据显示,全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降至7.54%,肥胖率控制在10.72%,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三是食育教育“生活化”。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,通过主题班会、知识竞赛、应急演练等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,让“食品安全无小事”理念深入人心,全县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达100%。

下一步,我局将以食品安全宣传周为契机,持续深化“四纵八横”网格化管理,严格落实“最严谨的标准、最严格的监管、最严厉的处罚、最严肃的问责”,全力守护每一名师生的饮食安全,为建设“健康高台”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实保障!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